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第四十三章 王學門徒(2 / 2)


是可忍孰不可忍!

張以年急於找廻面子,心下一狠準備奮力一搏。

“徐公子心學見識了得,張某珮服。衹是不知道徐公子詩才如何?敢否和張某對詩?”

徐言差點笑出聲。

你跟我比什麽不好,比作詩?

真是不知道死字怎麽寫。

“請!”

徐言拱了拱手無比自信的說道。

張以年冷冷一笑,隨即搖頭晃腦吟道:

“種禾已堪炊,種蔬已堪摘。

梧竹儼成行,展矣幽人宅。

鳥篆文苔堦,雲衣罥蘭澤。

翹首望長空,青山淨如拭。”

這首詩是前不久他的叔父張時徹寫給他父親張時敭家書中所附。除了父親張時敭和他本人外便無人知曉。

張以年認爲這首詩作的極佳,便想拿來打壓徐言一番。

區區一童生,難道還能比堂堂侍郎還會作詩?

在場衆人聽到這詩也都頻頻點頭,認爲張以年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作出如此佳作,已經是殊爲不易了。

下面就看徐公子如何接招了。

過癮,這場大戯看的真是過癮。

自然而然的,一群喫瓜群衆將目光投向了徐言。

徐言聽到這首詩會心一笑。

衹聽說過坑爹,還真沒有聽說過坑叔的。

不過也算是張以年倒黴,遇到了他徐言。

照理說對詩要接相近的,但徐言根本不打算給張以年比較的機會,因爲這廝不配!

徐言單手負在身後,閉目凝神踱起步子。

他一連踱了六步,隨即睜開雙目吟道: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此詩一出,場面徹底沸騰了。

這詩意思淺顯易懂,連孺子老嫗都能夠明白。

所謂李杜詩篇被千萬人傳頌,現在讀來卻已是沒甚新意。歷朝歷代都有許多有才華的人,他們的詩篇亦會流芳百世。

“徐公子真迺大才啊,如此霸氣自信,實在是吾輩楷模!”

“都說本朝詩作不佳,無法比擬唐詩,可某看來徐公子這詩便透露著一股子唐詩才有的風骨。”

“是啊,與之相比,張公子那首就要差不少了。”

“何止是差不少,張公子那詩比起徐公子的佳作簡直就是上不了台面的粗鄙之物。”

“依某看,徐公子作這首詩不是來跟張公子對詩的,而是告訴張公子他不配。嘖嘖,殺人誅心,太狠了啊。”

徐言見氣氛烘托的差不多了,淡淡笑道:“徐某作的這首詩可還令張公子滿意?哦對了,張公子方才所唸詩作應不是自己所作吧?”

張以年已經近乎崩潰,聽到這句卻是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