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3章美食(1 / 2)


感叹良多,祭拜和说了一些话后,雨势逐渐变大后,几人还是匆匆回去。

随意在江南酒店里找了一家住下,本来想要重新找回以前的老宅,但是,那里却早就已经被夷为平地,连带着那些儿时过往的所有记忆,化为了一条平坦的道路。

无法,四人顾及着倾笋还怀着身孕,便只得再次返回,来到江南,怎么也得尝几道这里的美食。

对于倾笋来说,是实在没多大区别,但是,记忆里的那种念旧还是让她有些蠢蠢欲动。

看着她这个难得的情绪转换回来,简之信赶紧找了一家有名餐厅前往。

江南的美食以清爽、秀美著称,与淮扬菜颇为相似,却也还是有些须差别。

倾笋想,没有把江南的吃食列为著名菜式,大概是因为有了淮扬菜的缘故吧。

一个地方的菜式应该符合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人文性格。

所以,她骨子的温婉,大多有一种一方水养一方人的意味。

江南的食物特点应该是来自江南人的生活。

江南的食物之好,大概是出于江南独有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

江南美食之美尤以“长江三鲜”为最——刀鱼、鲥鱼、河豚。

光是想着,倾笋就感觉自己味蕾禁不住的流口水了。

先前的阴霾也被美食所干扰。

当倾笋麻溜的报出一系列菜名后,便情绪高涨的盯着桌子上的餐具发呆。

简之信看着觉得好笑,“到底是什么美食让你能垂涎如此?”

赦铭看着倾笋那个模样,被她那乖巧调皮的模样也冲散心里的沉重,笑看着她,“我记得小笋喜欢吃鱼。”

倾笋麻溜的点头,引得旁边三人不禁笑看着着她。

“三鲜”平时栖于海中,每逢春季溯长江而上洄游产卵,形成鱼汛。

“听过三鲜吗?”

“三鲜?”

“三鲜是什么?”

见她一脸兴奋,其余几人纷纷看着她,带着好奇。

“江阴民间曾有流传,说是“三鲜”结伴洄游到黄山鹅鼻嘴时撞到了网罟。”

有一种鱼,叫刀鱼,刀鱼自以为聪明,碰到网罟就马上后缩。谁知它嘴边长着一对像锯齿样的胡子,往后一缩,刚好牢牢地粘在网丝上。鲥鱼看见刀鱼因后缩而被俘,凭着体重力大,拼命前冲相救。”

“谁知鲥鱼头小身大,用力一冲,身子正好钻进网眼,被网丝紧紧卡住了。河豚在后面看见朋友落网,气得呼噜呼噜直喘气,把个雪白的肚皮鼓得像个皮球,结果,失去了游泳能力,也成了“网中囚”。”

“就这样,它们成了人们桌上的佳肴。”

“……”

“……”

“……”

这个故事……

倾笋看着他们,见菜还没有上上来,便继续开口,““春潮迷雾出刀鱼”,刀鱼是春季长江最早的时令鲜鱼。每年2月底3月初从东海进入长江,成群溯江而上。刀鱼体狭侧扁,色白如银,状如篾刀,在江水中异常灵活,游速快如飞燕,状如抽刀断水,只用十几天的工夫就能穿越上千公里,最远可到达安庆宿松小孤山。当刀鱼游至长江的江阴段时,身上的盐分已基本淡化,同时在淡水里吸收了大量养分使身体长肥,肉质变得鲜嫩,因而这时的刀鱼口味最佳。”

“然而,刀鱼虽鲜,却又使不少人望而生畏,因为它全身上下长长短短、粗粗细细的骨、刺、芒,近于千数。那尖刺锋利,稍一不慎吞入喉中,进退不得,痛苦不堪。”

“一道精美的刀鱼菜肴,完全要靠制作者精湛的技艺和别具匠心的设计。制作过程申最基础又是最复杂的在于去净刀鱼刺骨。”

“去刺的关键又在于揭刀鱼皮。刀鱼的皮薄嫩异常,而那些细如发丝的毫芒又大多连在这皮上,熟练的老手能将鱼皮完整地揭下,而同时将一大半的细芒一起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