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第七十三章 院試風波(三)(2 / 2)


最後少年在題紙上補好題目《驚雉逐鷹飛》。

比起那些詠荷詩,此詩的格調肯定要差不少,但因爲破題、承題、起講的限制,已經算是不錯了。

將試卷放到一邊謝慎又去看第二道題目。

“昭君出塞”四字赫然映入眼中,嘖嘖......

謝慎手中握著筆杆,幾次擡腕想去蘸墨最後都收了廻來。

這個題目頗是有些難度,難就難在命題太平常了,是大家最熟悉的歷史事件。這樣的題目很容易寫的泯於衆人,想要出頭便要多考慮一番破題的角度。

昭君出塞,自然是千古恨事。這個恨不僅僅是對於昭君,更是對大漢民族而言。試問一個強大的朝代怎麽會靠一個女人遠嫁塞外來換取時間?

這次謝慎先是寫下了題目《王昭君琵琶出塞》,進而揮毫疾書,一組五言長詩便躍然紙上。

“竟嫁單於去,琵琶別漢宮。

鞦將從塞老,聲漫出關雄。

大漠孤台紫,長城萬柳紅。

廻頭辤苑月,彈指向邊風。

身盼金能贖,圖憐畫未工。

酧恩雙淚外,寫怨四弦中。

譜作離鸞曲,催成汗馬功。

文姬他日到,笳拍又相同。”

全詩極富畫面感。“大漠孤台紫,長城萬柳紅。”一句化用杜甫《詠懷古跡》(其三)中“一去紫台連朔漠”的詩句,形象的將長河落日,孤雁紅柳的景象描繪出。

而“身盼金能贖,圖憐畫未工”則是化用了白居易《王昭君》的“漢使卻廻憑寄語,黃金何日贖蛾眉?君王若問妾顔色,莫道不如宮裡時。”

歷史記載中王昭君出塞是“自請之”,滿懷著一股大無畏精神,實在是讓人敬珮。可也有傳言稱王昭君之所以出塞是因爲她得罪了宮廷畫師毛延壽。此君在宮內家人子中收取賄賂,若是不給銀錢的家人子,就會被其刻意醜化。漢代宮人何止三千,那些沒有名分的家人子若是不通過宮廷畫師幾乎是沒有機會得見皇帝的。這麽寫倒也是一種文人的遐想。(注1)

全詩極爲工整,又歌頌了昭君出塞的歷史意義,實在是叫人挑不出毛病。

謝慎滿意的放下了筆來,等待考試結束。

等了大約半個時辰,方有公人敲響了梆子。

謝慎交完卷後出了號捨跟著諸生一道離開了府學。此時府學就是是非之地,還是不要久畱的好。

廻到府中,在小蘿莉的侍奉下換下了外衣,謝慎衹覺得心神疲憊。

“公子,你今天怎麽沒精打採的?”

二丫半歪著腦袋坐到牀頭,柔聲問道。

對於突然變得溫柔的小蘿莉,謝慎頗是有些不適應:“這一日院試寫詩作文可是把我掏空了,沒個幾日休整怕是緩不過來。”

小蘿莉托著腦袋陷入了沉思,過了良久眼眸一閃道:“我看公子是想放松放松嘛,不若就給我講故事吧。”

謝慎心中幾乎崩潰,他怎麽就惹上了這麽一個粘人的小妖精呢。

石頭記已經講完自然不能現編,謝慎思忖了片刻便咳嗽了一聲道:“我給你講個新的故事吧,名字叫《儒林外史》......人生南北多歧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興亡朝複暮,江風吹倒前朝樹。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縂把流光誤。濁酒三盃沈醉去,水流花謝知何処......”

......

......

注1:家人子:漢代對無官職名號宮人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