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章(1 / 2)





  “肺动脉瓣狭窄?”我说,“那是先天性心脏疾病啊。可以肯定吗?”

  “可以肯定。”方俊说,“下一步我再进一步切片确认,不过这需要两天的时间。”

  “看来被我猜对了。”我打了个哈欠,对林涛说:“死者还真的有能够引发猝死的先天性心脏疾病。我们去专案组汇报情况吧。”

  林涛说:“你去汇报吧,我再去现场看看环境。”

  进了专案组的大门,发现专案组的人少了一半。如果没有猜错的话,专案组听说死者可能死于疾病,所以撤了一半的警力。

  “死者有先天性心脏疾病,肺动脉瓣狭窄,可以导致猝死。”我说,“结合尸检情况看,死者应该就死于这种疾病。”

  “我们听说了。”强局长说,“那么这起案件应该不是一起命案了?”

  “我不这样认为。”我说,“谁说疾病导致死亡的案件就一定不是命案?别忘了那个迷巷白影的视频,结合死者的死亡时间,我认为死者应该是受到那个疑似鬼魂之类的东西惊吓,诱发了原有的疾病而死亡的。如果这只是一起单纯的恶作剧,那么是过失致人死亡;但如果白影知道她有心脏疾病,经不起惊吓,那这就可能是一起用隐匿手段杀人的命案!”

  强局长沉吟了一会儿,说:“用这种方式杀人,太不保险了吧?”

  “未必。”我说,“从白影的视频图像处理后的照片看,假发遮住了面部,即便他吓不死死者,死者也不会认出他。我反而觉得,这是一个安全而且高明的杀人手段。”

  “生活不是推理小说,我觉得情况不会那么复杂。”主办侦查员说,“经我们调查,当天晚上,死者的两名同学在陶紫离开后不久,便也离开了。”

  “是啊。”另一名侦查员说,“据他们的同学反映,后来离开的这两名男同学,其中一名一直在追陶紫,而被陶紫一直拒绝。所以我觉得这两个人可能存在吓唬她的动机,这种低等幼稚的吓人手段,一般都是这个年纪的孩子才能做出来的事情。”

  我一时没有什么理由去反驳他们,虽然心里觉得有些不妥,但还是任凭强局长下达命令,对两名男学生进行审查。

  回到宾馆,恰巧林涛也从现场回来。

  “怎么闷闷不乐?”林涛问道。

  “没有。”我没什么精神,说,“专案组初步认定这可能是一起中学生之间的恶作剧引发的死亡事件,专案组对当天晚上和陶紫先后离开的两名男学生进行审查了。”

  “怎么可能是男学生?”林涛叫道,“你没反驳他们吗?”

  我摇摇头,迷茫地看着林涛。

  林涛拉开包,拿出一张现场图,铺在宾馆的写字台上,说:“我有两个依据否认这是一起中学生作案。”

  “说来听听。”我顿时来了精神,“刚才他们分析凶手的作案手段,说是幼稚低等,符合中学生的手段。我还想说幼稚到了极点就是不幼稚了呢。”

  林涛点点头,说:“第一,你忘记了我们之前看到的痕迹了吗?那是一个人扛着另一个人靠墙休息的痕迹。既然这样,这案子肯定不会是两个人作案啊!”

  我拍了下脑袋,说:“对啊。我怎么就给忘了?”

  “第二,”林涛接着说,“我下午睡觉的时候就在想这个问题,所以晚上又去看了看现场环境。你看啊。”

  林涛用铅笔在现场图上画线:“这是凶手扛着死者逃离现场的路线。在这里休息,这附近就没有住户了,那么他只有在这个出口离开迷巷。”

  我点头认同。

  “离开迷巷的这个出口,紧挨着大路。”林涛说,“即便是晚上十二点,大路上也可能有来往行人和车辆。那么,这样一个穿着诡异、扛着个人的人,不会被人发现吗?”

  我皱起眉头:“你的意思是说,凶手既然离开迷巷,那么他肯定不会住在迷巷,另外,就是他有信心不被路人发现,是因为这个出口很安全。”

  “为什么紧挨大路的出口会安全呢?”林涛挑了挑眉毛,他的这个表情曾迷倒过不少女孩。

  “知道了。”我说,“这个出口没有住户,那么唯一安全的方式,就是有车停在这里。”

  “是啊。”林涛笑着说,“一个不到十六岁的中学生一个人扛着陶紫,绕出复杂的迷巷,专挑没有监控的路走,然后开车逃离?这符合常理吗?符合一个中学生的能力吗?”

  “不符合。”我一边说,一边掏出手机,“喂,强局长吗?我需要两名侦查员同事一起,去找税务局的陶局长聊聊天。”

  “这个陶紫还是挺悲剧的。”在我们去陶局长家之前,侦查员已经来到了我们宾馆。在我们尸检结束之前,他们已经赶赴陶局长家,对陶紫的情况进行了了解。

  侦查员说:“陶紫其实是一个弃婴。十六年前,陶紫被亲生父母抛弃在了陶局长家附近。陶局长的妻子没有生育能力,所以他们果断收养了这个胖乎乎的小丫头。可是在收养后不久,陶局长发现陶紫总有憋气的现象,于是把她送去医院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结果发现陶紫有先天性心脏疾病,这可能是她亲生父母抛弃她的原因吧。”

  “我现在关心的是,有多少人知道陶紫有先天性心脏疾病?”我急着问。

  侦查员喝了口水,说:“知道的人不少,陶局长当年的邻居、同事,还有医院的几个医生都知道。关键是这么多人中,谁最有可能利用陶紫的疾病害陶紫。”

  “对对对。”我使劲儿点头。

  “我们在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陶局长很抗拒。”侦查员说,“但是他反复强调一句话,我这么做,都是为了给陶紫治病。”

  “治病?”我一头雾水,“他都做了什么了?”

  侦查员摇了摇头:“我看他脸色不对,也不好再问下去。”

  “既然是回避我们的问题,”我说,“那他做的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税务局长,”林涛说,“他说的事,会不会是贪污腐败?”

  “我们也这样推测。”侦查员说,“一来不是什么好事,二来是为了给孩子治病。那么肯定是和钱有关的不好的事,也只有联想到腐败问题了。”

  “我大胆猜测一下,”我望着天花板,说,“如果是什么人,给陶局长送了钱,但是事情没有解决,由此生恨,于是害死了陶紫,合理不合理?”

  “嗯,很合理。”大宝说。

  “还有一个条件,”林涛说,“这个人和陶局长很熟悉,知道他孩子有病。”

  “对呀。”我说,“正是因为很熟悉,所以送钱还没帮到忙,才会恨得要杀人。另外,对当事人的孩子下手,而且还用这么阴毒的手段,肯定是个性情阴鸷的人。”

  “我们还有其他排查条件,”林涛补充道,“这个人有车,身高一米七五,偏瘦,对迷巷的周边环境非常了解,尤其是迷巷装了监控录像后,对监控位置很清楚。”

  “还有,他买过假发!”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