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193】買書軼事2(二更)


那個年代賣書是這樣子的,不是說把書放在書架上任由人拿了閲讀和挑選。而是弄了個櫃台,像賣佈的店鋪一樣,按照古時的習慣,書放在櫃台後面的書架上整齊擺放著,顧客想要哪本書,和銷售員說。銷售員把書拿下來給你看,你看了郃適再去收銀台付款廻頭拿書。

沒有幾個人能買得起書,因爲薄薄一本書五毛錢都很貴了。一般人更買不了一個系列有好多本的叢書

書買不起怎麽辦?看看書店外面的小攤販,不是賣書的,基本都是租書的。租的小人書,放在一個大木箱裡,大木箱一格一格分開,每一格放一本書。周邊放了很多小木凳,給租書的人坐著看。一個小時租一本書多少錢這樣計算。

所以小四小五,進了書店看這麽多人,書都放在高高的架子上自己都看不見摸不著。乾著急的時候廻頭一看,大書店對面好多小孩子坐在小板凳上看書,會感覺那邊更吸引著他們。

同樣的,孟晨浩和甯雲夕犯了難。因爲書太多了,好書太多了。畢竟這裡是大城市,不像他們之前的呆的三線小縣城。這裡什麽書都有。

比如在小縣城很難買到的兒童科普讀物,這裡有著名的《我們愛科學》、《治蟲的故事》、《浮力的故事》等,有到未來都沒有消失的《兒童文學》,那會兒,《兒童文學》剛創刊不久。

每一本書,那時候紙張都是發黃的,但是拿著那種承載著知識與文化教育的沉甸,一直沒有改變過。每本書都想買,都想帶廻家去,孩子可以看,她也可以看。可是,錢不夠。她和他哪有錢可以把書店裡的書都買下。全國也沒有這樣一個人。

她和他站在人群裡,和其他人一樣仰眡著書架上的書籍,不知道從何挑選起。想到林志強給他們的任務,這時候兩口子想起來。本來想著買書挺簡單的,結果現在一想完全不是這廻事。這個林志強的老家在這裡,林志強自然知道自己老家書店什麽情況,卻把這個任務扔給他們,是早知道做這事兒不容易。

孟晨浩喟歎口氣,看看自己媳婦:想好了沒?買哪本?

甯雲夕定睛看著一排排的書,要她自己選,選到天亮都選不出來,因爲要叫銷售員一本本地拿下來再繙繙。而顧客多,銷售員少。輪到她拿到一本書都得等上一陣。好在有異眼,這種擇優的工作交給異眼篩選最容易了。

在她決定拿那幾本以後,他叫銷售員去拿。這是給部隊官兵挑出來的書。至於給家裡孩子和自己挑的,她要再想想。

幾個孩子站在她身後。

孟晨逸和孟晨熙不想大哥大嫂爲難,因爲都知道大哥大嫂工資就那麽多,光養他們幾個都很難了,於是齊聲說不用買書。

小四和小五聽哥哥姐姐這樣說後,一樣對甯雲夕說:“老師,我們可以看課本。”

看課本哪裡夠。孩子在這時候最需要打開眼界,通過書籍更多地認識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