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50章仅仅是开始(1 / 2)

第250章仅仅是开始

以下是啃书小说网KenShu.CC收集并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

702团和224师因为偶然的冲突,然后引发的对抗演习,震撼了很多人。这里面值得一说的,是南天王、华南军区刘司令员和702团团长李路。这一老一少,因为曾经在关于陆军改革的高层会议中有过交集,所以值得一提。

在复盘的时候,双方的战术两下一对比,众人都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怎么在702团的眼里,224师的部署跟透明的一样,而224师根本不知道702团在做什么。

刘司令员若有所思看着李路的时候,猛然想起这个年轻的团长曾经在高层会议中说过的所谓的战场单向透明。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对方看在眼里,这仗还怎么打

一个齐装满员的步兵师在半天的时间内,被干脆利落地打趴下,这个结果是难以让人接受的。一如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在连敌人地面部队的影子都没看到的时候,就宣告崩溃一样。又如仅仅一百个小时的地面作战,在发生之前,谁会相信伊拉克那庞大的装甲集群压根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

不一样的是,海湾战争发生在几千公里之外的中东,而这一场对抗,就在刘司令员的面前发生,他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这种亲身经历的震撼远非海湾战争带来的所能比拟的。

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战争年代,恐怕224师的师长一干领导是要军法审判的

224师那边的震惊就不必多说了,直到下午复盘的时候,负责具体指挥作战的程保国还是灵魂出窍的状态,呆呆滞滞的。

更关键的是,李路也被震惊了。不是因为702团迸发出的恐怖战斗力,而是现在的陆军的作战能力让他吃惊不已在他的计划里,他原本估计最少也要花费两个昼夜才能完成作战,然而仅仅半天时间,224师就败了。

纵然224师代表不了陆军的平均战斗力,那也是第6军中的主力部队。主力师尚且如此,何谈其他部队

李路一阵阵后怕,他不由地去想,如果爆发战争,这样的部队能够打赢战争吗一个草创的702团,说得过分点,现在的702团实际上只是伪数字化,离真正的数字化还差好几大截。就这样就把一个师给干掉了,李路又如何能不震惊呢

即使刨除了指挥官的因素,224师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是多多,最大的问题就是部队没有灵活性,指挥体制僵化。往往从野战指挥部下达的命令,要经过数层才能传到前线部队,中间要是有些许耽搁,稍纵即逝的战机就失去了。

想着这些问题的李路,迎着刘司令员的目光,慢慢地进行了说明:“司令员,参谋长,以及224师的各位领导,我解释一下702团的作战过程吧。”

说着,他走在沙盘前面,摆摆手拒绝了作战参谋递过来的指挥棒,就这样说道:“702团和224师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战场侦察能力和快速机动能力。首先说第一点,我们702团有一千二百多人,其中有将近五百人担负的是非战斗任务。而在这五百多人当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是为部队提供情报支持的力量。具体地说,我们702团组建了技术侦察队、武力侦察队以及侦察搜索队三支团属小队。每支小队的人数从十几人到四五十人不等。技术侦察队是702团重点建设的队伍。”

说着,他扭头从人群中找到于土星:“我请我们的负责人来具体说说对抗的详细情况,于土星,你来介绍一下。”

“是”于土星立正,走了出来,站在一干领导面前开始介绍:“事实上,从战斗打响,224师的通信联络都在我们的监听之下。224师的部队调动,我们都可以通过侦测无线电信号,然后确定位置。另外,武侦的人都配备便携侦察设备,通过抵近侦察、潜入侦察等等手段,把目标的具体情况报上来,我们技侦通过对比汇总,然后实时上报指挥部的情报中心,为指挥官作战决策提供及时的依据。侦搜队偷袭224师炮兵群就是一次很典型的战斗。”

李路点点头,顺带着介绍了一下于土星:“这位是我们团的技术大拿,在电子方面造诣很深。从情报部挖来的人才。”

随即他接上话头:“不仅是团属情报部队,下面的营连都有专门的侦察班或者侦察组。相信程保国副师长也发现了,发生接触的只是我们的一些小股部队,其中就有若干侦察小组,作为触角,实时更新你们前线部队的具体位置。”

其实,李路说的这些战场侦察并不十分新颖,国防军过去的几次战争都把战场侦察战术运用到极致。但是,像刘司令员这样的超级老兵,还是从李路的只言片语中听出了关键的所在。

皱了皱眉头,刘司令员问道:“你要说的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是各部队的单打独斗,是这样吗”

能坐上大区老大位置的没有一个是等闲人物,刘司令员一眼就看出了李路要表达的关键意思。他点点头,下意识地朝前走了几步,拿手指着沙盘:“无论是侦察队也好还是下面的各种侦察小组,任何一支部队都能做到,无非就是战斗编组上的方式而已。但是”

说到这里,他加重了语气:“但是,正如司令员所说,这是一个系统工程702团最大的底气就在于,能够通过目前陆军最先进的指挥控制系统,把情报部队的每一个单元都实时地链接起来。这不是简单的链接,而是没有任何障碍的实时的链接。指挥部的情报中心就是大脑,通过汇总情报分析情报,最后给数据。在我的规划里,702团未来的战场情报获取方式是空地一体的,目前我们只能做到地面上系统。”

想了想,他说道:“再举个例子说明,从反炮兵雷达侦测到224师炮兵群的轨迹,再到无线电监听作出的判断,然后侦搜队抵近合围,这个过程由我们702来做只是几分钟的事情。如果换成普通部队,或者说225师组织一次偷袭敌方纵深炮兵阵地的行动,恐怕还花费几天的时间。”

李路用一句话总结:“精确、实时,就是702取胜的关键。”

一番话让在场的人都陷入了沉思,无疑,李路描绘的,是一种似曾相识却又完全陌生的作战方式。